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营造良好环境 为被诬告的干部澄清正名
2024-08-21 15:39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8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发《河南:营造良好环境 为被诬告的干部澄清正名》《河南:通报曝光7起诬告陷害典型案例》两则视频新闻,突出报道河南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惩治诬告陷害专项行动,及时开展澄清证明,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经验做法。

河南:营造良好环境 为被诬告的干部澄清正名

【解说词】今年三月以来,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联合开展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依法保护干部群众检举控告权利,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

常勇(安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反映的问题经查证不属实,希望你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依法履行人民警察神圣职责,特此证明,安阳市公安局。

【解说词】这是安阳市公安局近日召开的惩治诬告陷害澄清正名会,澄清对象是刑侦支队民警牛瑞娟,她今年获得了河南全省法医技能比武个人单项第一名。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她却因为专业技术一直非常委屈。

牛瑞娟(安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我心里压力特别大,群众会说她做的鉴定被举报了,对我的工作能力也有一个怀疑,是不是这个人工作能力不行,我心里比较在意这个事情。

【解说词】事情还得从2020年5月说起。当时受办案单位委托,作为法医的牛瑞娟,依法对一起故意伤人案作出了轻伤一级的鉴定意见。2021年5月,该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张某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3年张某某出狱后心生不满,先后两次向牛瑞娟父亲发送威胁短信,并向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和河南省委巡视组举报牛瑞娟出具虚假鉴定等问题。为查清事实,当地有关部门做了详细调查。

钟振华(安阳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维权办民警):调阅了这个案件卷宗,查看了受害人当时到医院拍的CT片,并对照人体伤害鉴定标准,对整个案件进行复盘、核查。经查,民警出具的伤情鉴定客观准确。

【解说词】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半年时间里,张某某又多次上访,还在互联网上发帖举报牛瑞娟出具虚假鉴定。

周留鹏(安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这些行为成本小、杀伤力大,扰乱了正常的信访秩序,耗费了大量行政资源。

【解说词】2024年3月,河南省纪委监委启动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利用网络平台公开诬告陷害他人,对2021年以来收到的检举控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梳理。经过一系列调查取证,今年7月,安阳市纪委通报张某某诬告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牛瑞娟案,认定张某某行为系诬告,张某某因诬告陷害行为被行政处罚。同时,牛瑞娟所在党组织召开了这次澄清正名会,并出具了民警维权正名通知书。

牛瑞娟(安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这个通知书不只是说认可了我前面的工作没有问题,鼓励我以后在工作中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往前干。

河南:通报曝光7起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解说词】为遭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近日河南还公开通报曝光了7起诬告陷害的典型案例。

【解说词】通报的7起诬告陷害典型案例中,有6起诬告陷害的对象为执法司法人员,这种恶意诬告陷害行为既严重浪费监督执纪执法资源、污染社会风气,也伤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从查处的案件看,有的出于打击报复,有的为了实现不正当目的。

王圭宇(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州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研究员):所谓诬告陷害一般是指当事人通过歪曲事实、或者捏造事实等无中生有的方式去进行举报,主观上有非常强的恶意,目的就是使被举报人受到政治上名誉上的损失。

【解说词】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不断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的实践探索,并出台了相关工作的实施细则,对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郑玉超(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我们组织开展惩治诬告陷害专项行动,就是要坚决刹歪风树新风,既要充分保护干部群众的合理合法信访诉求和监督举报权利,又要严肃打击诬告陷害行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总台记者 王晨 杨文斌)

责任编辑: 济源市纪委管理员
  • Copyright 2015-2017 jiyu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济源市纪委监察委
  • 豫ICP备05008316-1号 |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