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有个“将军石”,你知道它的故事吗?
2019-03-22 15:42

在大别山区,有一块石头与一个人紧密相连。这个人,就是郑维山将军。

郑维山(1915—2000),河南省新县人,是从风起云涌的革命战争年代走出来的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代名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先后担任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他光辉的一生充满智慧和传奇,有“常胜将军”之美誉,毛泽东主席曾称赞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巍巍大别山中,有一处险峰名曰来龙岭,岭下有一块巨石,浑然天成,朴实端庄,这就是“将军石”。

“将军石”以前在当地称晰谷石,相传古代石缝中可以流出稻谷,周济贫苦百姓。在晰谷石后山密布着20余个大小不等的石洞,由于山势险要,十分隐蔽,成为当时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革命志士经常在此举行聚会、召开会议。郑维山将军13岁参加革命,加入童子团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晰谷石周围站岗放哨。由此,郑维山将军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碧血丹青的革命生涯。

后来,为纪念郑维山将军的战斗生涯,当地人将晰谷石改称“将军石”。“将军石”见证了将军传奇的一生,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廉洁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将军曾多次回到家乡,每次回来都要到“将军石”周围看一看、走一走。

郑维山将军的一生,可谓胸怀坦荡、廉洁奉公。

1955年9月,在军衔评定工作中,他主动表示就低不就高。彭德怀元帅代表组织与他谈话,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时,他主动让贤,甘当配角;1985年为响应中央关于干部“四化”的号召,他主动退出领导职位,做出了表率。

将军从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个人和亲属谋取私利,他的亲兄弟一直在家乡屋脊洼务农,郑维山将军数次回绝了郑维高解决工作、改善生活条件的请求,并鼓励他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将军的侄子在部队服役期将满时找到他,要求继续留在部队,他坚决不为侄子开绿灯,最终,侄子只得按期复原回到地方。

郑维山将军就是这样一个铁面无私、坚持原则的人。

2000年春,郑维山将军因病住进了医院,在得知治疗无望时,他坚持不用贵重药品,要求节约医疗费用来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在病重弥留之际,他强忍疼痛口述了给中央军委的一封信,大意是要求在自己死后,一切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进八宝山,尸体供医学单位解剖后火化,骨灰撒放在屋脊洼的山上。

2000年5月9日,郑维山将军与世长辞,遵照将军遗愿,家人把将军骨灰撒放在“将军石”周围,从此,郑维山将军长眠家乡,与“将军石”相伴。将军的夫人孙景波与将军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2010年逝世后也安葬在“将军石”旁边同丈夫长相厮守。

现在,“将军石”成为了著名的景点,每年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络绎不绝。(来源:清风中原微信 策 划:肖建中 翟 耀 统 筹:李东红 鲁 浩 责 编:尹海涛)

  • Copyright 2015-2017 jiyu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济源市纪委监察委
  • 豫ICP备05008316-1号 | 豫公网安备:419001024109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