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源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认真履行党章、宪法等赋予的职责,严格把握政治高度、权限尺度、运用精度、监管力度,增强审查调查人员的执纪执法能力,全面审慎、积极稳妥、规范高效使用审查调查措施,提高审查调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指导+培训”把稳措施规范使用政治高度
强化组织领导。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自觉扛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治责任,始终从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握审查调查工作,建立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一线指挥、协管领导直接参与机制,定期组织研判涉案事实、证据材料、措施使用等,确保审查调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方向、原则和要求。
精准分析研判。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把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要求贯穿于审查调查各环节,组织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深入学习《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定》,建立“走读式”谈话风险每月分析研判和留置案件双周调度机制,纪工委书记办公会定期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判措施使用、谈话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推动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开展。
深化学习培训。围绕办案理念、线索处置、谈话突破、措施使用等,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通过开设业务“微课堂”等,累计开展专题讲座430余期。同时,实行“一对一”以案代训,在实战锻炼中提升案情分析、证据调取、调查谈话等各方面能力本领,努力打造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过得硬”的纪检监察铁军。
“严审+备案”把好措施规范使用权限尺度
严格程序审批。制作《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审批权限清单》,明确各项措施审批层级,督促各承办部门(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履行报批手续,防止未批先用,避免超范围、超时限使用。压实审批责任,坚持“谁审签、谁负责”,委机关各承办领导对呈送的审查调查措施文书逐一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退回纠正,防止审查调查措施随意使用。
严格日常备案。印发《关于规范使用审查调查措施及案件文书的通知》等,建立案件监督管理室、承办室分类编号管理文书“两张清单”,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对留置、冻结、搜查等8种重要措施文书集中编号管理,加强日常审核把关;案件承办室负责对谈话、讯问、询问等7种措施编号管理,并及时报案件监督管理室备案,确保一件一登记、一事一备案。
严格台账管理。严格落实措施使用“月汇总、季报告”制度,定期对承办部门(单位)的措施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措施使用情况日常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重点围绕措施使用是否规范、超范围、超期限等方面开展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各项措施使用规范有序。
“策略+科技”把控措施综合使用运用精度
强化协作“聚合力”。出台《“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工作指引(试行)》,强化案件监管、人员调配、措施使用等方面的统筹调度,推动各类案件有序推进。建立反腐败协作配合机制,组建专业人才库,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个案会商等方式,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在措施使用、法法衔接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凝聚反腐强大合力。
灵活方式“显温度”。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把审查调查的严肃性与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立足问题大小、案件疑难复杂程度、后续审查调查空间等,案件办理中,审慎使用搜查、查封、冻结等审查调查措施,注重收集客观证据和有效证人证言,切实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以实际行动彰显执纪执法的张力和温度。
科技赋能“提质效”。与10家银行、4家通信运营商以及公安、卫健、工商等单位沟通协调,建立执纪执法信息查询平台,制定《平台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细化明确查询范围、审批权限、查询程序、监督管理等六大方面内容,确保信息查询工作依规依纪依法开展,为审查调查提供技术保障,切实提升办案质效。
“检查+监管”加大措施安全使用管控力度
坚持全过程留痕。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定》《关于切实加强审查调查安全工作的意见》等要求,重要谈话一律在标准化谈话场所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在采取查封、扣押、搜查等措施时,指定专人全程录音录像,录音录像资料由案件监督管理室和审查调查组分别保管,定期核查。
注重全覆盖监督。加强审查调查场所安全监管,通过查看视频监控,对在场所内开展的“走读式”谈话、留置任务进行实时监督,做到两个“百分百”,对在场所开展的“走读式”谈话做到100%同步检查,发现问题现场纠治;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开展的“走读式”谈话做到100%事后检查,发现问题,通报限时整改。
加强制度化监管。先后制定《执纪办案安全员工作指引(试行)》《“走读式”谈话风险研判会工作规程》《留置案件风险研判及工作调度会工作规程》等,进一步明确安全员职责,定期集体研判问题隐患,严控安全风险;研究制定《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约谈暂行办法》,明确约谈事项、方式、权限等,对执纪执法办案程序存在瑕疵、安全隐患突出且整改不力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予以约谈,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坚决守牢办案安全底线。(李健 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