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工作之前开了一个小修理店,当时办理了营业执照,因为时间太久就给忘了,单位开展自查自纠的时候也没想起来,等会儿我就去把营业执照给注销了……”这是在得知自身有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线索后,济源示范区某基层干部向纪检监察干部解释的场景。
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济源示范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责任,聚焦专项整治各项任务,持续强化监督执纪,促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
为有效压实主体责任,该区济水街道纪工委以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专项整治为主题,采取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话、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谈话、部门负责人与一般干部谈话等方式,全面组织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督促街道党工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开展好此次专项整治,需要各级各部门刀刃向内严格自查自纠。“在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中,请大家杜绝侥幸心理,严格对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内容进行自查自纠,主动如实填报相关材料。”近日,该区思礼镇纪委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据了解,为确保自查自纠全面覆盖、精准有力,该区思礼镇纪委印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对照方案,切实增强参与专项整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事求是填报《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专项整治个人自查自纠情况表》,并签署《拒绝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行为承诺书》。
“4月份以来,我们已要求各综合监督单位开展了4轮自查自纠,但是根据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反馈的问题线索,仍有个别人员存在侥幸心理。”针对不报、瞒报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问题,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驻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在最新一轮的自查自纠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政策宣传覆盖面,确保综合监督单位全体人员知悉专项整治工作及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严肃追究责任,实现在抓专项整治中强化作风建设,净化从政环境。
在做好自查自纠常规动作的基础上,该区王屋镇纪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有效借助“天眼查”“企查查”APP及互联网查询等手段,有效拓展工作覆盖面,善用大数据全面梳理筛查公职人员违规办企业、投资入股、兼职取酬、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等情况,严防“漏网之鱼”。
“要持续保持严的基调,加强日常监督,强化预防教育,切实清除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涛)